舞臺燈光的發展史
舞臺燈光的發展史主要經歷了早期、16~20世紀初、中國的辛亥革命之后、現代。
早期戲劇曾經有露天,半露天,都是以太陽光為光源。但是隨著演出場地移動到室內或者是夜間,這時開始有了舞臺燈光。據專家了解,1102年,中國北宋的汴梁,每個年的元宵節都會演出“百戲”,看臺的樓下用木頭壘成舞臺,舞臺的兩邊的垛樓上各掛燈光一個,zui大的有一仗多高,內燃椓燭,這是中國人造光源的開始。
在16世紀歐洲在室外夜間演出時,則用浸過樹脂的繩子制成篝燈作為光源。15~16世紀期間,意大利布景大師進行了色光照明的實驗。18世紀以來,演出時熄滅觀眾傍邊的燈,只留住舞臺上的舞臺燈光。
1755年德累斯頓劇院演出歌劇《耶奧》時,舞臺上點燃的蠟燭8000多支。19世紀,光源迅速變化。
20世紀初,鎢絲燈泡問世后,為舞臺提供了發光集中的聚光燈,并為表現舞臺空間、創造舞臺氣氛提供了有利條件。調光器的發明,燈光系統的統一管理以及濾色片的使用,都加強了舞臺燈光的表現力。
中國宋代以后,舞臺上就曾使用過人工照明,清代張岱的《陶庵夢憶》有文字記載,彩燈也始于宋代。劉輝吉在演出《唐明皇游月宮》時就使用過燈光變化。清代后期,宮中和民間都在演出“燈彩戲”。光緒十年1884慈禧壽誕時,一次演出就用去蠟燭448枝,而民間演出的《牛郎織女》也用了許多喜鵲燈。
辛亥革命后,中國劇場一般使用汽燈或電燈照明。從1933年上海上演《怒吼吧,中國!》時起,中國舞臺上開始建立了舞臺聚光投射系統。1954年后,先后建成了一些符合國際標準的劇場,引進并建立了中國自己的舞臺燈光系列,發展了中國獨特的幻燈表現藝術。
現代的舞臺燈光,顏色更是豐富多彩。人們利用燈的原理打造不同的舞臺燈光效果。
舞臺燈光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世紀,才發展到現代的這種效果。
—天茨廣告
下一篇:不得不做的八種網絡營銷手段
上一篇:燈光音響租賃設備+互聯網+
上海天茨廣告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上海市松江區申港路1500弄9號樓1樓
業務范圍:上海(總部)、廣州、成都、南京、杭州、長沙、合肥、昆明、三亞
手機號碼:18616611886(微信同號)
聯系人:彭經理